干眼癥的定義:
眼睛干澀,眼睛容易疲勞,經常發生在用眼較多的工作者及中老年女性,給人們帶來很多困擾。很有可能,是患者得了干眼癥。干眼癥是指由眼淚量不足或者質量差引起眼部不適及眼表損傷的一類綜合癥。需要支出的是眼睛干澀是一種癥狀,部分眼干是一過性的,大多是由于用眼過度引起的視疲勞所致,適當休息就可以恢復。干眼癥在醫學上并不是癥狀,而是一種疾病。干眼癥的常見臨床表現是眼部干澀、異物感,其他癥狀有灼傷感、癢感、畏光、紅痛、視物模糊、易疲勞、粘絲狀分泌物、伴有眼表上皮損傷等。
干眼癥流行?。?/span>
干眼癥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一類常見眼表疾病。目前世界范圍內干眼發病率大約在5%~35%不等,其中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青年人,亞洲人高于其他人種。近年來干眼在我國的發病率逐漸上升,約21%~30%,與亞洲其他國家類似。
干眼癥危險因素及預防:
了解干眼癥的危險因素對于預防干眼癥發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常見的誘發因素包括:
(1)用眼過度,長時間看書、電腦辦公、汽車駕駛等,由于用眼疲勞及眨眼次數過少,誘發眼干眼澀癥狀。平時應改善用眼習慣,用眼每隔1小時,就休息5分鐘,可以遠眺或者多眨眼,有助于改善眼睛干澀感。
(2)環境干燥:空氣污染、煙霧、高溫環境工作、長時間處在空調或暖氣環境下,淚液很容易蒸發,出現眼干眼澀。給這類環境配個加濕器、平時多喝水有益于改善眼干。
(3)隱形眼鏡:佩戴隱形眼鏡時間過長,佩戴方式不對,都會引起眼部不適。長時間看書、工作、用電腦時,可盡量佩戴框架眼鏡。
(4)其他:睡眠不足、精神緊張、年齡大者得干眼癥概率也會加大。平時可以多熱敷眼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干眼癥的治療:
很多干眼癥患者喜歡自行使用消炎眼藥水,或者一些非處方滴眼液,效果較為有限,甚至可能眼睛越點越干。一些使眼睛感到清涼的眼藥水,其實里面往往添加了收縮血管的藥物,雖然滴完一時眼睛很舒服,但治標不治本,用多了還會產生依賴性,一旦停藥,可引起結膜反射性充血。應當明白,干眼癥作為一種常見病,雖有多種治療方法,但重要的是在專業眼科醫生指導下進行選擇。
(1)人工淚液:補充人工淚液是干眼癥最基本的治療。沒有一種滴眼液適用于所有的干眼癥患者,要經過多次嘗試后,選擇最適宜的人工淚液。如果夜間或晨起感覺眼干,可以睡前使用眼膏劑型的人工淚液。
(2)抗炎滴眼液:抗炎滴眼液可以抑制眼表的炎癥介質釋放。目前使用的抗炎滴眼液有皮質類固醇、環孢素A、他克莫司等。
(3)物理治療、介入治療等:平時使用熱毛巾熱敷眼部、眼周按摩、脈沖光刺激眼瞼等,有助于改善淚液分泌;對于一些有指征的患者,也可以給予淚小點栓,阻塞淚液流出通道以增加淚液在眼表面停留更長的時間。
總之,無論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首先都需全面綜合查找病因,醫生進而診斷干眼癥類型,從而給予對因治療,或多種方法聯合治療,才能提高療效。